剪辑
“剪辑教父”Walter Murch《眨眼之间:电影剪辑的奥秘》书中提出:
剪辑师在选择剪切点时要同时满足六个条件:情感、故事、节奏、视线、二维特性和三维连贯性
剪辑的工作
- 选择需要的镜头——剪裁时间
- 决定镜头的长度——控制戏剧性强度,引导观众情绪 — 安排镜头关系——讲述故事,表达思想
掌握时空
人对时间的感觉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可以操控时间,引导观众对事件、场景的情感反应。
- 延长时间
将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场景分割为不同的镜头单元,交替或者平行剪辑,使时间延长。
延长戏剧性场面的时间——强调与震惊
延迟重要时刻的发生时间——构建与提升悬念
案例:希区柯克的电影
- 压缩时间
举例,美食短视频,通常是切菜、做菜几个关键的片段概括整个过程。 压缩时间不仅仅方便叙事,也可以提炼变化过程,集中展示变化的本质。
空间上的实验: 库里肖夫效应:镜头一是两个演员在街头相遇然后一起漫步,镜头二是白宫,将两个镜头剪辑到一起便给人两人在华盛顿相遇一起去参观白宫的幻觉。
经典剪辑
经典剪辑原则:技术上将一个场面拆分为不同的景别,不断改变观众的视点,按照情节的紧张和重要程度安排镜头景别与时间长度,在同一时间对两个不同的场景进行交叉剪辑。
经典剪辑的核心思想:
- 用景别建立稳定明确的空间感和人物位置关系;
- 镜头之间连续的时间关系和明确的空间关系;
- 选择分组镜头和控制剪辑频率来强化场景的戏剧性;
常用的原则:
- 180度原则
机位设置在场景的180度以内,也就是只能在一侧摆放,也成为轴线原则。如果超过180度,就会出现左右互换的情况,关系混乱。
- 交叉剪辑
交叉剪辑表示相同时间发生的事情:同一个场景,不同人物的镜头;不同地点,剧情相关的场景
- 平行剪辑
平行剪辑不强调事件发生的同时性,而且强调两个场景的内在联系。例如吃重庆火锅和菊花开。
蒙太奇
杂耍蒙太奇:挑选一些感染力的镜头,让它们对观众的情绪施加影响,迫使它们接受影片中的意识形态。
理性蒙太奇:通过镜头的并列组接,使观众将一定的视觉形象变成一种理性的认识。两个镜头的冲突会产生全新的思想。
垂直蒙太奇: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产生情绪张力。
风格化剪辑
风格化剪辑是打破经典剪辑的连续性剪辑规则,使“剪辑”不那么隐形,呈现个人化的、反常规的独特效果,迫使观众思考。
其中一种跳跃剪辑又称跳接,两个镜头内主体相同,但是摄像机角度角度和景别不同,两个镜头连接时,有明显的跳跃感,能有效压缩时间,强调动作的结果,具有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广义上,跳接又可被看作“非连贯剪辑”,即连贯剪辑所追求的技术要素——如色彩、运动方向、速度一致等——被打破,使剪辑后画面有跳跃和离间感觉,调动观众主动思考镜头连接后的意义。跳接常常以观众欣赏心理的能动性和连贯性为依据,并非毫无逻辑的随意拼接。
匹配剪辑
匹配剪辑(match cut )是指利用镜头中的逻辑、类别、景别、角度、动作、运动方向的匹配进行场景转换的剪辑方法。
- 画面要素:景别、色调
- 动作:做法是在一个动作的启动阶段设置剪辑点,下一个镜头拍摄这个动作的后半段。
- 节奏:镜头长度、画面内动作、镜头运动快慢、画面视觉强度基本一致
- 方向:画面中物体运动方向、镜头运动方向、人物视线方向等一致
- 位置:主体运动时,前后镜头中主体应该在同一位置
- 视线:例如楼梯相遇,一个镜头是俯拍,一个镜头是仰拍